第(2/3)页 “百爷,您楼上请。”里面额店小二飞跑出来,九十度侧鞠躬,用手指着楼梯的方向。 “今晚小爷带一个很重要的客人,都打起精神来,做的好了有赏。” “百爷放心,包您满意。” 本以为二楼就可以了,没想到店小二迎着他们一直上到了六楼。 “好累啊!” 顾北笙一进去就瘫在了椅子上。 “说实话我也累了!”百晓棠也瘫了下去。 “那我们为什么不在二楼吃?” “阿笙,这你就不知道了吧?这神来酒楼一楼一个身段,二楼哪里符合小爷的气质?你看看,整个金陵城都在你的脚下。” “我累,没力气看。” 晚上风渐渐大了,吹动窗户“哗啦哗啦”作响,尚书府一片灯火通明,可有一角却黑灯瞎火。 “苏嬷嬷,什么时候了?” 老夫人醒来,看着四周漆黑一片,便叫着苏嬷嬷。 “母亲,戌时初了。” 顾天明止住苏嬷嬷,拿了一盏灯走到老夫人床前。 “天明?怎么是你?苏嬷嬷呢?” “老夫人,奴婢在呢。” 苏嬷嬷拿着火种,准备点亮屋里的灯火。 “苏嬷嬷,母亲才醒,屋子里黑,过一时等母亲适应了再点灯,不然灯光晃眼的紧。” 听了这话,老夫人鼻子一酸,扶着他的手吃力地坐了起来:“天明,难为你还记得这些。” “母亲教训的是,儿子这些年的确委屈了母亲,儿子以后定会想办法弥补,还请母亲莫要挂怀。” “什么弥补不弥补的,都是一家人,天明,你若是有话,就直说吧。” 顾天明没说什么,而是转身亲自将屋内的灯一一点亮。 “母亲,现在可觉得屋里亮了?” “亮!”老夫人点头。 “母亲,顾府古今就像这满屋子的灯火,只有全部亮了,才能照亮整个屋子,可是啊,再亮的灯火,终究也是受不得风的。母亲以为儿子说的对吗?” “蜡烛有光还需避着风,这话还是当年母亲教过你的。” 老夫人苦笑了一声,已然听明白了顾天明的意思。 “是啊,母亲,这话自然是您教儿子的,顾府能有如今的成就,母亲功不可没,子孙后辈们自然也不会忘了母亲的功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