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三章 辞行-《明末一家人》
第(3/3)页
当然这件事只是陈子龙辞官的次要原因,更为主要的是陈子龙看到朝堂这些大臣互相攻伐,深陷党争中。他的房师黄道周虽然身为吏部侍郎,但打击马士英比谁都狠,还有阁臣姜曰广、张慎言,根本毫不顾忌官场规矩,只要能打击马士英,什么下作手段都使得出来。连东林魁首的钱谦益,虽然没有出手打击马士英,但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,每天窝在家里玩女人混日子。
朝堂这样,民间更是对北方的威胁毫无知晓,每天秦淮河上的游人如织,真应了宋代林升那首诗: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!
朝野都是这样子,陈子龙自己也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,他上任这一个多月连上四封奏折,但都没了下文,这样原本想做一番事业的陈子龙对朝野彻底失去了信心。
赵福祥看陈子龙这番慷慨激昂的演讲,知道这家伙是铁了心辞官了,赵福祥眼睛一转,说道:「懋中贤弟,回乡后你准备干什么?」
陈子龙笑道:「当然是编书了,徐师的农政全书还有几卷没有完本,小弟准备借着这个机会编完,决不能让徐师的心血付之东流!」
陈子龙口中的
徐师就是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,陈子龙与徐光启同乡,当年陈子龙去北*京考试,徐光启对这个后辈同乡一见如故,所以将自己半辈子的心血农政全书交给了陈子龙,并且嘱咐陈子龙一定不能让这本书湮没于历史中。
陈子龙确实也对的起徐光启,陈子龙在家乡这几年,自己亲自编撰了农政全书,将一些不全的部分增补完全,并于崇祯十五年出资刊印成书,只是还有后面几卷还要修改。
赵福祥站起来说道:「懋中贤弟,既然你要回乡修书,不如去琼州吧,那里气温比这里舒服的多,还有修书不是要钱吗?愚兄赞助五千两银子怎么样?」
陈子龙家中虽然不像徐光启家中那么有钱,但家中也是华亭县有数的大地主,听赵福祥这么说笑道:「多谢兄长的美意了,小弟在家乡居住惯了,换了地方还有些不适应!」
陈名夏看赵福祥又拿钱砸人,气的瞪了他一眼,然后才对陈子龙说道:「懋中,现在朝中局势复杂,你回乡暂住也好,等时局平稳了,我在想办法让你起复!」
陈子龙叹了口气,他对朝廷早已经失望,但科举三十多年,让他完全放弃官场还有些不死心,所以听陈名夏这么说,陈子龙也站起来躬身行礼:「哎,起复的事情以后再说吧,两位兄长,小弟这就走了,以后有机会请兄长去华亭游玩!」
第(3/3)页